搜索

众安康集团版权所有@众安康后勤集团有限公司  /  粤ICP备14004217号  /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深二分

>
>
>
>
餐饮公司知否读书活动作品导读(二 ):《将进酒》

餐饮公司知否读书活动作品导读(二 ):《将进酒》
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餐饮公司知否读书活动作品导读之二:李白《将进酒》赏析子虚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吟诗,最杰出者首推要李白。他号称“诗仙”,自称“酒中仙”,当时人也称他为“酒圣”。古时酒店都爱挂上“太白遗风”、“太白世家”的招牌。有人评价说,李白诗中有浓浓的酒味,若抽掉他诗中的成分
餐饮公司知否读书活动作品导读之二:
 
李白《将进酒》赏析
子虚
 
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
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
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
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
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
 
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吟诗,最杰出者首推要李白。他号称“诗仙”,自称“酒中仙”,当时人也称他为“酒圣”。古时酒店都爱挂上“太白遗风”、“太白世家”的招牌。有人评价说,李白诗中有浓浓的酒味,若抽掉他诗中的成分,色香味都大大减少。今天就一起来欣赏李白咏酒诗中的代表作《将进酒》。
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:“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”,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“兴酣落笔摇五岳,诗成啸傲凌沧洲”。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,想象丰富,极尽夸张之能事,一旦诗兴大发,豪情便喷薄而出,一泻千里,但又收放自如,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。
 
 
原作
将进酒     君不见
 
李白
 
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
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
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
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
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。
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
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。
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
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
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
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消万古愁。
 
注释:
①青丝:黑发。
②会须:应该。
③岑(cén)夫子:名勋,南阳人,李白的朋友。丹邱生:即元丹邱,也是李白的好友。
④将(qiāng):劝。
⑤钟鼓馔玉:此处代称富贵利禄。钟鼓,古时富贵人家设有钟鼓乐器,吃饭时,鸣钟列鼎。馔(zhuàn)玉,形容饮食精美,享受豪奢。
⑥陈王:三国时诗人曹植,曾封为陈王。平乐:观名,故址在今河南洛阳。
⑦斗酒十千:一斗酒值十千钱,极言酒美价昂。恣(zì)欢谑(xuè):尽情地欢娱戏谑。
⑧径须:直须、只管。沽:买。
⑨五花马:毛色呈五色花纹的名马。一说鬃毛剪成五瓣的马。
 
创作背景
李白(701—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东),生于西域碎叶(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)。早年在蜀地读书,后出蜀,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,在湖北安陆及山东等地生活。天宝元年(742),应诏入长安,担任供奉翰林。天宝三载(744)被放还,离开长安,漫游于祖国各地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入永王李璘幕,李璘兵败,李白被流放夜郎。后遇赦,逝于安徽当涂。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存诗近千首,风格雄奇豪放,想象丰富,语言流转自然,音律和谐多变,被誉为“诗仙”。
《将进酒》这首诗,约作于天宝十一载,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,当时唐玄宗耽于享乐,社会腐败,诗人极为不满,却又无力改变,只能借酒消愁,“但愿长醉不复醒”。
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“赐金放还”已有八年之久。由于受到排挤,要李白离开长安,开始了以东鲁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。当时,他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。他们登高畅饮,对酒当歌,畅抒满腔不平之情。
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。
 
赏析
全诗起句雄健壮阔,言自然“大象”次句喟叹深长,言人生“小境”,二句可谓“飞流直下”,由“理”即“情”,感慨时光流逝,人生苦短。由之引发出下面的“及时行乐”:人生得意时当纵情欢乐,切莫让金杯空对明月,以豪情消解悲哀,是李白一贯的人生态度。“千金散尽还复来”的豪爽自信,“烹羊宰牛且为乐”的旷放,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的豪爽,是李白每每标举的人生信念和狂放精神。然而,诗人真的是“乐以忘忧”了么?诗人的“与君歌一曲”,便透露了李白狂放的深层底蕴:“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”,是因为“古来圣贤皆寂寞”,透露了诗人的“长醉”,实是逃避现实的无奈之举,“惟有饮者留其名”,是诗人的自我宽慰自我解嘲之辞。诗人以悲剧性人生的曹植“宴平乐”为例,正是诗人心底深处人生悲剧意识的透露。所以全诗最后的结句是“与尔同销万古愁”,可见缠绕诗人心底而消解不掉的是“愁”。李白将“万古”志士的“愁”担于一身,还有比这更深广、更沉重的“愁”么?李白,何尝有一日真的“醉”过?他只是“但愿长醉不复醒”,尽管他用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作为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心理动力,其实他清醒地意识到:以“醉”又何能真正销去“万古愁”!因此,李白《将进酒》是一首心理复杂的“复调”诗歌,展现的是一个挣扎在痛苦与放达、希望与绝望之中无法解脱的志士形象。李白诗歌所以成为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,首先在其率真、豪放、自信、坦诚的人格魅力,李白无可比拟的独特诗歌风格,可谓其独特人格的一种显现方式,《将进酒》淋漓尽致展现的豪放的悲剧和悲剧的豪放,实是千古失意文人志士“乐”与“悲”纠结心态的缩影。
李白生在唐代,幸矣;唐代拥有李白,甚幸矣。用余光中的《寻李白》来结语:
“豪放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,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。”
——余光中《寻李白》

新闻资讯